特别说明:
(本电子文档为Hu Sir购买正版书后自己整理而成,’大卫星‘整理发表只作为个人学习辅助,不作为商业应用)
文章正文字体为黑色,下述绿色和浅蓝色字体为辅助,阅读时请留心;
涉及到的经文会用绿色字体在相关段落下面单独列出—-这些内容不是正文;
备注会用浅蓝色标出—-这些内容不是正文,供参考。
第六章 从被冲突困扰到适当地处理冲突
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新约书信中提到的冲突(agōn)大都是关于在极大压力下的争竞或争执。①尽管保罗得到教会同心协力的支持和代祷,他也是一个在极大的精神压力下为教会服务的典型例子,但冲突似乎是保罗不能避免的事情。在《哥林多后书》所形容的充满张力的情况下,似乎必定会令保罗心力耗竭,但尽管有这些风暴,保罗却仍然在《哥林多后书》说他要“把教会引回正确的轨道,远离那些没有考虑到教会的益处,反与使徒争竞的人。”②
保罗爱哥林多教会,却经历来自基督肢体没完没了的挑战和多次的攻击,显然有经历情绪耗竭的危机。他自然想逃避攻击他的人,并且他可能对自己有很低的评价,特别是关乎他在哥林多教会的侍奉。他对这事工感到不满是很自然的事。作为哥林多教会的牧者,保罗对他们既表现出父爱,也表现出母爱。他花了十八个月的时间服侍他们,却仍然对他作为使徒所产生的果效感到不满。感到身心耗竭的牧师,往往因为要处理他们一手建立或服侍的教会的各种冲突而感到筋疲力尽。
①Cheryl A.Kirk-Duggan, “Conflict,” in The New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ed. K.D. Sakenfeld, vol.1(Nashville,TN:Abingdon,2006), 717.
② Linda L. Belleville,2 Corinthians(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1996), 13.
我们从保罗在这个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恒久忍耐,可以看出他在情绪方面感到的疲累。正如贝尔维尔(Belleville)所指出的:
(保罗)从两方面遭受攻击。首先,哥林多人指责他轻易改变行程,答应了要回去看望他们,后来却又改变了主意(参见林后1:12-2:4)。此外,他们还指责他不够资格,却自以为是(参见林后3:1-4:5)。①
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我们凭着 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不靠人的聪明,乃靠 神的恩惠,向你们更是这样。我们现在写给你们的话,并不外乎你们所念的、所认识的,我也盼望你们到底还是要认识;正如你们已经有几分认识我们,以我们夸口,好像我们在我们主耶稣的日子以你们夸口一样。我既然这样深信,就早有意到你们那里去,叫你们再得益处;也要从你们那里经过,往马其顿去,再从马其顿回到你们那里,叫你们给我送行往犹太去。我有此意,岂是反复不定吗?我所起的意,岂是从情欲起的,叫我忽是忽非吗?我指着信实的 神说,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没有是而又非的。因为我和西拉并提摩太,在你们中间所传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总没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 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实在:原文是阿们)的,叫 神因我们得荣耀。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我们的就是 神。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原文是质)。我呼吁 神给我的心作见证,我没有往哥林多去是为要宽容你们。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哥林多后书 1:12-24 和合本)
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恐怕我到的时候,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反倒叫我忧愁。我也深信,你们众人都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哥林多后书 2:1-4 和合本)
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写在我们的心里,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藉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 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我们因基督,所以在 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 神。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译:圣灵)是叫人活。那用字刻在石头上属死的职事尚且有荣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荣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脸;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何况那属灵的职事岂不更有荣光吗?若是定罪的职事有荣光,那称义的职事荣光就越发大了。那从前有荣光的,因这极大的荣光就算不得有荣光了;若那废掉的有荣光,这长存的就更有荣光了。我们既有这样的盼望,就大胆讲说,不像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哥林多后书 3:1-18 和合本)
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 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 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 神的像。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哥林多后书 4:1-5 和合本)
一个有基督样式的牧师和一个属世的教会之间很容易便会产生冲突。哥林多教会是一个属世的教会,他们正如一世纪的人(不管他们敬奉的是什么),只想得到健康、财富、保守、维系,并不想有品格上的改变。尽管他们不一定看重祖宗留下的家产和家族关系,但是社会地位和身份对他们来说却至为重要。当日的物质主义、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看重地位的民间宗教,加上吹嘘个人成就的娱乐竞技次文化,成为十架福音和传讲这福音的使者难以攻破的障碍。(参见林前1:17-19;林后2:14-17)②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 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哥林多前书 1:17-19 和合本)
感谢 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因为我们在 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 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 神,在 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哥林多后书 2:14-17 和合本)
①同上,第 19页。
②Scott.J.Hafemann,2 Corinthians,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00),26-27.
保罗也与教会中那些自以为比别人优越的人发生冲突,这也是今日教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哥林多的信徒显然容忍着在基督肢体中普遍盛行的傲慢态度:他们甚至容忍别人强迫他们作奴仆,或侵吞他们、掳掠他们、侮慢他们,或打他们的脸(参见林后11:20)。除此之外,保罗也要处理假使徒的问题,因为哥林多的信徒不但按这些领袖的外表敬重他们,还让他们进入了有影响力的领导地位,让他们掌控整个群体……假使徒骗取了会众一笔为数不少的金钱,还成功地提升了自己的地位,令哥林多教会的领袖受到威胁,并且受到了严重的侮辱。①
假若有人强你们作奴仆,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或侮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哥林多后书 11:20 和合本)
保罗面对各种冲突的经历,并非是教会在两千年的救赎历史中的个别例案。他经历到世人抗拒神国度降临(整本圣经的主题)的典型情况。②作为耶稣基督门徒和神国牧人的保罗,正因背起他的十字架,因而经历来自各方的反对和张力。“他们(耶稣、保罗和约翰)所传讲的核心信息就是基督和十字架”。③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1章 23节上半部分至29节列举出他所遭受的苦难、损失、羞辱和挫败。这一切都是保罗在他的事工中遇到冲突的例证。这些冲突无论在早期或在现代教会中都会导致牧师的生命失去和谐。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哥林多后书 11:23-29 和合本)
①D.A. Carson, A Model of Christian Maturity (Grand Rapids,MI:Baker,1993),119.
②Larry R. Helyer, The Witness of Jesus, Paul, and John: an Exploration in Bibli- cal Theology (Downers Grove,IL: InterVarsity,2008),382.③同上,第385页。
三一神学院的新约研究教授卡森因而很恰当地做出以下的结论:“作为真使徒的一个令人无法否认的主要标准(若非唯一的标准),似乎是当他们服侍基督时会遭受极大的苦难。”(参见林前4:9-13;林后4:7-12,6:4-5)①保罗在经历这些冲突时多次被监禁,忍受了被人看不起的羞辱;他又被鞭打,忍受了皮肉之苦;最严重的是他在众目睽睽下被棍子毒打。他因传讲福音而与犹太人和外邦人有冲突,因而遭受了这些危险。除了这些深切的伤害,他也因被假弟兄(犹太领袖)出卖而感到身心耗竭(参见林后11:23b-29)。对保罗来说,这些情况若只在哥林多发生已足够困难,然而保罗却不只是把精力倾注于一个教会:
保罗似乎把他对众教会的担心看为他最大的试炼。他已经列举出的极大苦难和压力,可以显示出他对其他信徒有多么深切的关注。的确,假如很多教会都有像加拉太和哥林多教会一样严重的问题,保罗必定对他深爱的众教会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保罗对整个教会献上了他全部的心力和心智。他这样做虽然很有果效,却要付上很多精力,并且因他与别人有深切的关系而被伤害。②
我想 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我们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你们在基督里倒是聪明的;我们软弱,你们倒强壮;你们有荣耀,我们倒被藐视。直到如今,我们还是又饥、又渴、又赤身露体、又挨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并且劳苦,亲手作工。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被人逼迫,我们就忍受;被人毁谤,我们就善劝。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哥林多前书 4:9-13 和合本)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 神,不是出于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哥林多后书 4:7-12 和合本)
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 神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患难、穷乏、困苦、鞭打、监禁、扰乱、勤劳、警醒、不食、(哥林多后书 6:4-5 和合本)
① Carson,A Model of Christian Maturity, 125
②同上,131-132页。
正如前文所指出,导致身心耗竭的其中一个因素是牧师在他们所处的圈子中面对冲突。牧师所经历的情绪耗竭可能导致他们最终离开牧职。《哥林多后书》和《腓立比书》的第一章都显示保罗也许正面对严重的情绪耗竭,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像大多数倦怠受害者那样要退出侍奉,也没有夺去可能会减弱他侍奉决心的个人价值感。哈里斯(Murray Harris)指出,保罗“不久前在亚细亚经历了一些苦难。他没有说明这些苦难是什么,却说这些苦难令他感到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①(参见林后1:8)面对苛刻的指责,保罗感到分心。哥林多教会指责他反复不定(参见林后1:17-22)、他的事工有缺欠(参见林后2:16,3:5-6);他们指责他举荐自己(参见林后3:1,4:2),其实他比不上刚到哥林多的犹太宣教士(参见林后10:12-12:13),却又拒绝接受他们在经济上的支助(参见林后11:8-9)。②保罗可以说面临情绪耗竭,然而神介入拯救了他,使他重新得力、继续侍奉(参见林后1:10-11)。虽然神并没有每一次都挽救保罗,却在各种苦难中安慰了他。这些苦难也为保罗带来了永远的荣耀,成为他的“成就感”(参见林后 4:16-17)。③
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哥林多后书 1:8 和合本)
我有此意,岂是反复不定吗?我所起的意,岂是从情欲起的,叫我忽是忽非吗?我指着信实的 神说,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没有是而又非的。因为我和西拉并提摩太,在你们中间所传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总没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叫 神因我们得荣耀。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我们的就是 神。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哥林多后书 1:17-22 和合本)
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哥林多后书 2:16 和合本)
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 神。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哥林多后书 3:5-6 和合本)
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哥林多后书 3:1 和合本)
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 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 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哥林多后书 4:2 和合本)
因为我们不敢将自己和那自荐的人同列相比。他们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较自己,乃是不通达的。我们不愿意分外夸口,只要照 神所量给我们的界限够到你们那里。我们并非过了自己的界限,好像够不到你们那里;因为我们早到你们那里,传了基督的福音。我们不仗着别人所劳碌的,分外夸口;但指望你们信心增长的时候,所量给我们的界限,就可以因着你们更加开展,得以将福音传到你们以外的地方;并不是在别人界限之内,藉着他现成的事夸口。但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因为蒙悦纳的,不是自己称许的,乃是主所称许的。(哥林多后书 10:12-18 和合本)
但愿你们宽容我这一点愚妄,其实你们原是宽容我的。我为你们起的愤恨,原是 神那样的愤恨。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但我想,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我的言语虽然粗俗,我的知识却不粗俗。这是我们在凡事上向你们众人显明出来的。我因为白白传 神的福音给你们,就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这算是我犯罪吗?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因我所缺乏的,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我向来凡事谨守,后来也必谨守,总不至于累着你们。既有基督的诚实在我里面,就无人能在亚该亚一带地方阻挡我这自夸。为什么呢?是因我不爱你们吗?这有 神知道。我现在所做的,后来还要做,为要断绝那些寻机会人的机会,使他们在所夸的事上也不过与我们一样。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我再说,人不可把我看作愚妄的。纵然如此,也要把我当作愚妄人接纳,叫我可以略略自夸。我说的话不是奉主命说的,乃是像愚妄人放胆自夸;既有好些人凭着血气自夸,我也要自夸了。你们既是精明人,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假若有人强你们作奴仆,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或侮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说句愚妄话,)我也勇敢。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 神知道我不说谎。在大马士革的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士革城,要捉拿我,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哥林多后书 11:1-33 和合本)
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我认得这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 神知道。)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为这人,我要夸口;但是为我自己,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我就是愿意夸口也不算狂,因为我必说实话;只是我禁止不说,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过于他在我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我成了愚妄人,是被你们强逼的。我本该被你们称许才是。我虽算不了什么,却没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我在你们中间,用百般的忍耐,藉着神迹、奇事、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除了我不累着你们这一件事,你们还有什么事不及别的教会呢?这不公之处,求你们饶恕我吧。(哥林多后书 12:1-13 和合本)
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因我所缺乏的,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我向来凡事谨守,后来也必谨守,总不至于累着你们。(哥林多后书 11:8-9 和合本)
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你们以祈祷帮助我们,好叫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所得的恩。(哥林多后书 1:10-11 和合本)
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 4:16-17 和合本)
①Murray Harris,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Grand Rapids,MI: Eerd- mans, 2005), 123.
②Barnett,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42.
③Harris,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123.
尽管被囚禁和受逼迫并没有令保罗感到精力耗尽,但他却非常担心“腓立比的信徒正为福音做出生死存亡的搏斗,假如他们目前的困扰未得解决,就会…减弱(若非完全破坏)他们在当地对基督的见证。①作为一个牧者,保罗担心腓立比教会是否能够经受得起罗马官员越来越严重的逼迫。②彼得·奥布赖恩(Peter O’Brien)补充说:“对保罗来说,最重要的两点是能够‘站立得稳’和‘同心协力’,这是配得基督福音的天国子民的表征。”③
总括而言,尽管有些时候牧师没有表现出身心耗竭的症状,但他的事工却仍然会因他在情绪方面感到精疲力竭而失败,除非神介入提供拯救,正如保罗的情况。此外,牧者们在执行“例行”牧养工作时所积累的担忧,肯定会令他们感到情绪耗竭,正如保罗每天为众教会担忧所承受的压力:“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参见林后11:28-29)保罗后来得以重新得力,也是因为他依靠神的力量。
此外,当保罗“看到公义被践踏,信徒的德行被撒但的差使攻击,他便怒火中烧”。④保罗不但因为受到他所处文化和他所侍奉教会的攻击而“蒙羞受辱”,也为那些假使徒的软弱和他们的不知羞耻而怒火中烧。
① Fee, Philippians, 32.
② 同上。
③ O’Brien,Philippians, 36.
④ Carson, A Model of Christian Maturity, 133.
保罗却为自己的软弱自夸(参见林后11:30-33)。这与他所处社会和我们今天所处社会的“自我吹嘘”形成鲜明的对比。①林嘉勇(Kar Yong Lim)这样解释说:
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 神知道我不说谎。在大马士革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士革城要捉拿我,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哥林多后书 11:30-33 和合本)
正如保罗列举出的苦难所显示,苦难的经历并非一个体力软弱的人所能经受得起的。还有重要的一点……软弱的概念在社会上包含着反面的含意。软弱不单是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估,软弱被视为是一种耻辱(参见林后10:10,11:21)。②
因为有人说:“他的信又沉重、又厉害,及至见面,却是气貌不扬、言语粗俗的。”(哥林多后书 10:10 和合本)
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说句愚妄话),我也勇敢。(哥林多后书 11:21 和合本)
保罗有经历精力耗竭的极大可能性,他列举出的26项苦难足以令他在精神上感到极为疲累,并且缺乏任何价值感。但对保罗来说,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缺乏和谐的情况实际上却为他提供了解决冲突的方案。“尽管社会对苦难和软弱有负面的看法,但苦难和软弱却是传扬福音的管道和十字架上的基督的体现。”③事实上,保罗最大的挑战,也是对他最有教育性的经历是他身上的刺。巴奈特(Barnett)对《哥林多后书》12章7节至10节有这样的评论:“广义地说,学者一般认为保罗可能是指他肉体上的毛病([a]一种疾病、缺陷、残疾,或[b]道德方面的诱惑),
①同上,第135页。
② Kar Yong Lim.“The Sufferings of Christ Are Abundant inUs”(林后1:5)(New York: T & T Clark, 2009).173.
③同上,第180页。
或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他事工遭受的反对或逼迫)。”①
保罗仿效耶稣于生命最后24小时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这祷告从被钉十架、没有能力的弥赛亚的降服中彰显出神的能力。保罗以他自己的生命作为榜样,显出主复活的大能怎样“在软弱中显得完全,也就是说,在他的刺没有被拿掉的软弱中”。②基督的祷告并非只能帮助作为使徒的保罗,而是可以应用于任何令我们感到无能为力的情况,无论我们是牧者或是羊群。神没有应许让我们掌控我们自己的命运,这却正是大多数人最想要的。牧师们若要持守侍奉岗位,避免职任倦怠或放弃牧职,便要“呼求主,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求主接纳,这是对主积极的顺服;而主因我们的祈求,也会不断地对我们说:‘我的恩典够你用,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③
在侍奉中遇到冲突是难免的。斯蒂芬·缪斯(Stephen Muse)发现冲突往往令牧者“怀疑他们的呼召,破坏他们的自尊心和家庭和谐”。“这些冲突也许牵涉到教派的领导(26%)、各方面的要求(12%)、家人和孩子的需要(11%)、会友(9%)、
①Barnett,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569.
②同上,572-573页。
③同上,572-573页。
④Stephen Muse,“Clergy in Crisis:When Human Power Isn’t Enough,” The Journal of Pastoral Care & Counseling 61, no. 3 (Fall 2007):183.
主任牧师(8%)和教会职员。”①
哈尔特(Archibald Hart)引述了一个富勒神学院在80年代后期进行的调查,发现“有百分之四十(的牧师)说他们每个月至少有一次跟至少一个会友有严重的冲突”。②此书作者以前做的一个调查也显示出在北美华人播道联会的牧师当中,有21%说他们因会众的政治手腕或某些有影响力的会众而经历冲突。③同样地,一个2007年关于讲英语的华人教会和他们的领导的报告指出,牧师们离开他们侍奉岗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与别人有冲突”。这份调查也为怎样领导和处理冲突提供了有深度的建议:
我从自己手下的实习生得到的经验,以及从观察我的牧师朋友得知,他们所经历的大部分困难都与他们跟不同的人有冲突有关。他们往住“归咎外因”,怪罪于长执会、主任牧师、不成熟的会友……然而在这些例案中他们都没有自我反省。我相信尽管其他人是导致冲突的因素,但假如我们有适当的装备,知道怎样跟我们的带领者(例如主任牧师和长执会成员)同工、羊群沟通,便可以在其中很多冲突变得无法补救以前,
①Hoge and Wenger,Pastor in Transition, 135.
② Hart, “Fuller Seminary Study”.
③袁奇恩,问卷调查。
先预期、避免,或解决这个冲突。①
麦库恩(Douglas G. McKown)所作的研究使他做出以下的结论:他认为面对越来越多的冲突也许会导致牧师经历职任倦怠和催使他们退出侍奉。②此外,这个研究也显示有些牧师因为与有权力的领袖、主任牧师和其他的教牧职员有直接的冲突而被迫退职。
黄伟康(Melvin Wong)对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所隐藏的问题做出讨论。这些问题可追溯至他们以往所受的创伤,并且可能会令一些牧师选择逃避冲突,或“断绝关系,一走了之”:
逃避就是否认现实,并且太单纯地相信“时间会治愈一切”,使用“让过去的事情过去”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不健全的牧师不但没有把焦点集中于解决冲突,反而把矛头集中于他认为冒犯了他的人,企图在背后诋毁他,操控他并且使他失去信用。③
①“ChinesCoordinative Centre of World Evangelism English Task Force Survey Summary Report-English Speaking Chinese Churches and Their Leaders” (April2007,CCCOWE),4-5,相关网址:www.ccowe.org/eng (访问于2007年8月29日)。
②Douglas G.McKown,“Pastors in Conflict: the Nature, Extent, 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 of Conflict in Ministry”(Ph.D.diss.,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2001),82.
③Malvin W.Wong,“A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Pastor”(Christian Mental Health, July19,2001),相关网址: http://www.christianmentalhealth.com/pastor.html (访问于 2010年12月10日)。
鉴于这些无法避免的冲突,甘比尔和莱恩伯格(Gambill and Lineberger)因而指出:
无论是在有冲突或在和谐的情况下,大部分事工都是在一个涉及到情绪的环境下进行的。知道怎样察觉和使用情绪(就是拥有情绪智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人能够建立和保持有效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情绪智力对具备良好的领袖力至为重要。①
简而言之,假如牧师要避免经历身心耗竭,甚至避免最终放弃牧职,必须主动地、成熟和有智慧地处理冲突。当我们审视关于牧师经历身心耗竭的研究和文章时,便会看到其中包括了人际关系的因素(例如缺乏倾诉对象、不会处理冲突和经历文化上的冲突),也有个人的因素(例如自感无法胜任牧职、休息不足够),并且最重要的因素是在灵性方面(个人跟神的关系)。
1.处理冲突的过程
这过程从承认基督的肢体存在冲突开始,特别是牧师要承认自己面对冲突。布什拿(Frederick Buechner)在他的书(Whistling in the Dark: A Doubter’s Dictionary)中指出,教会好像挪亚的方舟一样:
① Chris Cambilland Molly Linberge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ffective Con- flict Management,” Congregations (Fall 2009): 28.
教堂的中殿(nave)就是教堂建筑的中央部分,从主入口到圣坛的位置,是平信徒坐的地方。在宏伟的哥特式教堂中,有时候会用一个屏风把这里与诗班和神职人员所坐的地方分隔开。这词源于拉丁文(navis),意即大船。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堂的拱形屋顶看起来有点像一条翻转的船的龙骨。一个更有趣的原因是教会被想象成一艘大船或挪亚的方舟。这两者相似的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在教堂中如在方舟一样,包罗万有,包括了洁净的和不洁净的。他们从三山五岳被齐集一堂--捕食者和待补者,野性的和纯良的,打扮整齐、漂亮的和像罪那样丑恶的。其中有年轻狡猾的狐狸和冥顽不灵的老牛,有像猫般阴险,像猪般贪心和像孔雀般骄傲的人;有老鹰也有鸽子,有像猫头鹰般有智慧,像老鹅般滑稽,像绵羊般温顺或像喷火龙般暴躁的人。他们时而一起笑闹、咕哝、咆哮和高歌,时而鸦雀无声。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大清楚他们到底要到哪里去,要怎样到那里,或假如当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会有怎样的情况,但他们猜想负责的人必定知道,便稳坐休息,企图享受这一旅程。
然而这趟旅程并非一直都令人心情愉快。正如在所有其他地方一样,其中有在背后被诽谤的情况,也有像禽鸟类啄食的等级次序。有时在饲料槽旁大家互相推撞,有人咆哮、有人抱怨、有人长舌且满腹牢骚、有人损人不利已、有好色的老头,也有阴毒的寡妇。这是一个动物园,有时真是臭气熏天。
可是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至少有一点帮助他们可以容忍船中的情况,就是外面的风暴----可怕的狂风巨浪,泛滥的滚滚洪水,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何援助。就算航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在船中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受风吹雨打,而且无论如何,总觉得自己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不致被洪水吞灭,并且像在黑暗中的亮光,为他们提供了找到安全避风港的盼望。
这过程的第二步就是阐明处理冲突到底是什么意思:
冲突牵涉到相互依赖的各方的互动。在冲突中,其中一方感到另一方总想要妨碍他们达到目标或阻止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必须明白,冲突可以由个人的感受驱使,并不一定是基于客观的事实。相互依赖的因素在冲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彼此竞争或合作的倾向往往驱使双方在冲突中怎样互动。①
有效地处理冲突是把处理冲突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分化的阶段和整合的阶段。当我们有效地处理彼此的差异时,双方都会有机会表达出他们的立场和情绪。通过这个过程,双方都明白对方的立场(尽管他们不一定同意对方的想法)。他们承认对方的立场是合理的,因而有动力去解决彼此的冲突。在有效的整合阶段中,双方探讨不同的解决办法,发展出一个满足各方需要的方案,并且制定出执行解决方案的方法。②
有几种处理冲突的基本风格,形容一个机构里的人在面对冲突的情况下怎样互动。这些冲突的风格代表一个人在冲突中的一般反应方式。按照当事人对达到其目标的决心和他们对成就其他人的目标的关心,我们分辨出五种处理冲突的风格:竞赛型、随和型、逃避型、合作型和妥协型。③马里兰大学把这五种风格以动物作模拟如下:
①Joseph P. Folger, Marshall S. Poole and Randall K. Stutman, Working Through Conflict (New York: Longman,2001), 14.
②同上,第34页。
③同上,第110页。
2.处理冲突的风格
鲨鱼(竞赛型):你输我贏
鲨鱼尝试制服对手,强迫他们接受自己解决冲突的方法。他们的目标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人际关系倒为次要。他们会不计代价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对其他人的需要不太关心,不管别人是否喜欢或接纳他们。他们认为解决冲突的方法就是一方得胜而另一方认输,自己要成为得胜的一方。得胜让鲨鱼感到自豪和有成就感。失败令他们感到软弱、能力不足和沮丧。他们企图以攻击、压倒、制服和威胁等方法成为胜方。
泰迪熊(随和型):我认输,你赢了
对泰迪熊来说,关系至为重要,他们自己的目标反而不那么重要。泰迪熊希望别人接受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宁可保持和睦而避免冲突,认为若公开讨论冲突便难免伤感情。他们害怕若冲突继续下去,总有人会受伤害,导致关系破裂。泰迪熊会这样说:“为了得到你的青睐,我会放弃我的目标,让你得到你想要的。”泰迪熊为怕伤感情,宁可息事宁人。
乌龟(逃避型):你让步、我让步
乌龟为了避免冲突,便缩进他们的壳里。他们放弃目标和关系,躲避引起冲突的问题和跟他们有冲突的人。乌龟相信退避冲突比面对冲突容易。
猫头鹰(合作型):我好你好
猫头鹰极之重视他们的目标和关系。他们视冲突为一个可解决的问题,并且要找出一个既成全他们的目标又成全对方目标的解决方案。猫头鹰认为借着减低双方的张力,冲突可以成为改良关系的途径。他们设法引起讨论,指出当下的冲突是一个问题。猫头鹰借着找出既令自己满意又令对方满意的解决方案,保存了双方的关系。直到他们找出成全自己和对方目标的解决方案,否则他们不会甘心;直到双方的张力消失、负面情绪消失,否则他们也不会感到满意。
狐狸(妥协型):你让步,我让步
狐狸适度地关心他们自己的目标和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他们要找出妥协的方式,愿意放弃自己部分的目标,并且说服与他有冲突的另一方也放弃他们部分的目标。他们要找出一个让双方都有好处的处理冲突的方法,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中庸之道。为了大局,他们愿意牺牲自己部分的目标和人际关系。
“权力就是指影响或掌控事情发展的能力,按当事人有多少能力影响其他人和达到他们的目的而言。权力的来源有多方面,包括了物质(金钱或势力)、才能、受别人爱戴的程度和在群体或机构中所拥有的地位。”。“权力也会影响在冲突中的互动。双方在冲突中的举动和反击都是基于他们是否愿意和有能力使用他们的权力。各方按照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作为有效影响别人的基础。”②
①同上,第152页。
②同上,第154页。
“脸面是一个人让别人看到的一面,是他或她为自己建立的公开的正面形象。”①“当一个人的形象受到挑战或被忽视,他们便感到丢脸。互相尊重和合作,顾念彼此的面子,是我们在日常跟别人的互动中一项最重要的事情。”②
一个人的风格特色是否不可能改变呢?“各人有他们处理冲突的习惯,这是他们处理冲突的第一反应。假如我们了解自己处理冲突的惯常方式,便可以加以改变,甚至可以有策略性地选用适当的方式。”③
我怎样才可以选用适当的方式呢?“这种方式在这个情况中效果会如何呢?这种方式会引起什么反应?这种方式对各方的长远关系会造成什么后果?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合乎道德吗?”④
“当时的气氛反映出各方在那种情况下的感受。整体或双方共同的感受取决于他们之间的互动。”⑤
“反省性思维’方式的设计是借着紧密地控制讨论内容,帮助各方避免碰到潜伏的问题,要他们等到了解问题后再考虑各种解决的方案。这设计也鼓励各方在考虑解决冲突的方法时,
①同上,第 182页。
②同上,第 183页。
③同上,第 267页。
④同上,第268页。
⑤同上,第 216页。
先探索各种可能性,并且仔细评估每一种做法。”①
“当各方能以新的目光重新解读他们所处的情况,他们便能够‘转换架构’。这种架构的转换将改变他们怎样看待冲突,也改变他们对其他人采取的行动和反应。”②
处理冲突的第三个步骤就是明白冲突的程度。《掌握冲突和争议》(Mastering Conflict & Controversy)一书的其中一个作者李斯(Speed Leas,其他两个作者是Edward G. Dobson和Marshall Shelley)指出:“冲突的程度与其说与问题有关,不如说与人们对问题的反应有关。尽管大家彼此坦率诚实,但并不等于他们之间没有实在的差异。随着利害关系的增加,更严重的冲突也可能随之而至。”这几个作者描述了以下五种程度的冲突:
- 第一种程度的冲突:各方基于冲突造成的窘况,共同的目标主要是把问题化解。
- 第二种程度的冲突:无法达成协议;各方的目标稍有改变,每一方都变得越来越关注自我保护。
- 第三种程度的冲突:好比一个竞赛,各方关注他们一方的胜利和按他们的方式做事,多于解决问题或保存面子。
- 第四种程度的冲突:对冲突有“战斗或逃跑”的反应,各方的主要目的是断绝关系,打算自己离开或叫对方退出。
①同上,第280页。
②同上,第281页。
③Edward G.Dobson,Speed B. Leas and Marshall Shelley, 83
- 第五种程度的冲突:棘手的冲突;各方愿意让对方生存,却保持距离。在第五种程度的冲突,各方认为他们的对头既邪恶又恶毒,光除掉他们也无济于事。
李斯也指出在教会中10个最可能引发冲突的情况:
- a.复活节期间
- b.好管家运动/财政预算期间
- c.增加新的教牧人员
- d.改变领导风格
- e.牧师度假
- f.牧师家庭发生改变
- g.婴儿潮出生的一代进入教会
- h.新建筑物完工
- i.损失会友
- j.会友增加
处理冲突的第四个步骤是练习以爱心说诚实话。我们可以基于《以弗所书》4章14节至16节发展出适合牧师用的退修材料:信心不断成熟和增长,并以爱心和诚实为凭。
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以弗所书 4:14-16 和合本)
杰夫·罗西瑙(Jeff Rosenau)在他的书(When Christians Act Like Christians)中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我与跟我看法不一样的人沟通,我的目的是要证实我是‘对的’,
①同上,85-93页。
②同上,109-116页。
还是我要做荣耀神的正确的事呢?”①更深入地研读《以弗所书》4章4节至16节,显示出“诚实话”的意思是基于爱/信实的真理。一个诚实的人是活出他或她的圣约责任的人,包括了他们的言谈和行动。在爱中活出真理是成长的途径和成长的结果。真理和爱是不可分割的。爱喜欢真理(参见林前13:6)。因此,牧师应该以爱心说诚实话。福音就是真理之言,我们要按真理说话和行事,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敬拜就是述说关于神的诚实话,忏悔则是数算关于我们自己的诚实话。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哥林多前书 13:6 和合本)
福音表达出现实,却拒绝假装的现实。换句话说,在爱中活出真理是个人化的、实际的和全面的。我们的神的确是一个重视关系的神。我们跟他的关系和跟其他人的关系比我们面对的任何问题都重要。这样的实践会帮助我们可以诚实地谈论恐惧、困扰、愤怒、饶恕和盼望。在我们处理关系问题前,先对自己有所了解至为重要。我们也会发现凭爱心说话,并且听见别人凭爱心对我们说话,可以让我们进入别人的生命,明白他们的挣扎,感受到他们的痛苦。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会认识到冲突是神让牧者在他里面成长的机会。
本着凭爱心说诚实话的精神,排除引起冲突的起因就是处理冲突的基础。引起教会冲突的3个人性缺陷包括了害怕(害怕教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或不发生,焦虑最终变成担忧)、要求(个人的要求与其他人的要求有所冲突)和罪。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可以按照以下列出的步骤进行:
①Jeff Rosenau, When Christians Act Like Christians(Centennial,Calorade: Accountability,2010), 38.
- (1)明确地找出问题的所在
- (2)对问题的所在达成共识
- (3)探讨不同的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或协商,定立选择其中一个解决方案的标准。①
此外,当面对不同的价值观时,教会有几个选择:
- a.把问题“转换架构”
- b.隔离;确保意见不合的各方不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出现
- c.同意暂时不解决问题②
柯克·布莱克沃德(Kirk Blackard)和詹姆士·吉布森(James W. Gibson)在他们的书(Capitalizing on Conflict)中强调:“……当我们只处理冲突的症状,我们从处理冲突所得的心得并没有融入整个组织架构中,因此大家会重蹈覆辙。处理引起冲突的根本原因,取决于当时的情况……经验、直觉,并且为了得到答案,决定哪些问题需要追究‘为什么’。一旦发现了根本的问题,便可以客观地考虑,决定怎样按部就班地
① Marshall Shelley,ed. Leading your Church Through Conflict and Reconciliation (Minneapolis, Minnesota:Bethany,1997), 104-107.
②同上,108-111页。
减少将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①
学习处理冲突的最后一步,就是要紧记教会中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神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至于解决冲突的速度,谨慎缓慢地进行会有较好的效果。在和解的过程中,宁可每次处理一个问题,不要同时解决所有问题,乃是明智之举。请注意不同的文化、个性、年龄、成长背景等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把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记录下来。
此外,对那些一起解决问题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过程是彻底分析问题,并且在各人提出的解决方案中做出最好的决定。与此同时,专家也建议大家对处理冲突不合宜的方式做出定义。奥尔本研究所的咨询服务总监李斯(以上曾引述过)认为,“不合宜的冲突处理方式包括了人身攻击、猜测(认为别人心怀恶意)、令别人感到内疚(‘看你令我多难过!’)、排斥、诋毁/中伤别人、引用来自秘密来源的消息,甚至只是暗示有这样的消息。”②
约翰·弗莱(John W.Frye)在他的书(Jesus the Pastor)中强调“……有神赋予能力的牧者接受属灵冲突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③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其实冲突是神使用的工具,为要塑造他的儿女成为基督的工人。
① Kirk Blackard and JamesW.Gibson,Capitalizing on Conflict (Palo Alto, California: David-Black,2002), 254-255.
② Edward C. Dobson, Speed B. Leas and Marshall Shelley,Mastering Conflict & Controversy (Portland,Oregon: Multonmah, 1992), 44.
③John W. Frye,Jesus the Pastor (Grand Rapids,Michigan: Zondervan,2000), 132.
然而“牧师必须向神的每一个儿女、侍奉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解释清楚属灵争战一那个真实并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冲突的个人本质,并且装备和教导每一个信徒,让他们有得胜的技能。”①
①同上,第126页。
(如有建议敬请留言讨论,邮箱:hu0023@gmail.com)